森趣阁 > 都市小说 > 临死前方明悠谢安 > 第436章 美人蚀骨刀!霍霍而出鞘!
“事到如今,儿臣乃您亲生女儿一事,您也不必再瞒着了,与衮多王子和亲之人,非儿臣莫属。
儿臣知道您是垂怜儿臣流落民间,吃了太多的苦,不舍得让儿臣去那苦寒之地,然则儿臣是吃惯了苦的人,反而能受得住,不比月儿、”
故意顿住的明悠,刻意改口,“不比长公主殿下,她自幼生于皇宫,承欢于您和高妃娘娘膝下,是被娇养长大的,哪里能去承受这些?
儿臣身为长姐,纵使没怎么承得皇室贵气,但身上毕竟留着您的血,想来也不会辱没您之尊威,就叫儿臣去和亲吧。”
深明大义的陈述中,透着一丝对未来不切定的惧怕,总体而言,却是掷地有声!于惊雷中,彰显出她与赵见月的格局落差。
知道的,都明白她是为了代赵见月去和亲,才说出这番话;
不知道,却以为她真真是大明皇帝之女,应了那句“虎父无犬女”!
皇帝甚至都怀疑,这怕不是他和萧贵妃的亲生女儿,因为出了些他都不知道的差错,才意外流落到了民间去。
反正赵见月已经张大了嘴巴!显然是信了大半,而后喜形于色,正要开口……
萧回却急声而出,“你怎么可能是陛下的生女?别胡说!这事不是你说了算的!姑母,你说!你来说!”
然而萧贵妃还没来及开口,明悠就反问道,“若非有血缘关系,我与贵妃娘娘怎能生得那般相似?贵妃娘娘这样的容貌,若非血脉传承,何能生得与她这么像?何况、”
顿了一下的明悠,抬头直直望向脸色复杂的皇帝,“父皇,您不觉得儿臣的眼睛,其实与您有些相似吗?”
皇帝:“……”
说实话,他真没觉得。
然而,旁观的刘喜却恍然道,“仔细瞧来,还真是!”
「这就对了!」明悠心里有数的知道,她这双眼,可谓是博采众长,不是什么传统意义上的丹凤眼、杏眼、柳叶眼、圆眼,仔细端详时,会叫人觉得仿佛跟什么漂亮眼睛都有点像!
而当今皇帝,生了一双炯炯有神的标准眼!除了眼角稍钝圆。睑裂宽度适中,眼瞳眼白比例均匀,故十分有神!也算是有点儿博采众长的意味。
于是仔细研究后,哪怕是萧贵妃,都沉默了……
萧贵妃的眼型,还是偏丹凤眼的,但睑裂较宽,可高贵冷艳,亦可风情万种。
但让萧贵妃无语的是:皇帝居然朝她看了过来不说,眼底竟还有狐疑?
那一刹那,萧贵妃都在怀疑,难道她真有闺女没死?
“不可能!”萧回急了!他急了!他怎么可能让心上人去和亲!?
然而,恍然回神的谢安,却缓缓吐字道,“陛下,若郡主真是您生女,倒是比、月公主更适合去和亲,月公主稚嫩、沉不住气、难堪大用,还是招个驸马,富贵一生吧。”
此言一出,近乎一锤定音!明悠暗松了口气,她就知道谢安能配合,也就他能明白,她的目的和用意。
可她却不知,说出这番话的谢安,把藏于袖下的左手,都攥得崩裂了旧伤!疼痛蔓延入心,他却无感无知。
尽管猜到了她的用意;
尽管明白她的布局;
尽管晓得她这一手干得挺漂亮!
然而,前世就罢了,今生!他决不允许任何人,以任何明目得到她。
「衮多,你该死!该千刀万剐!」
哪怕这次其实是明悠主动选择了衮多,但在人家谢首辅心里,该死的自然是被选中的衮多!反正不可能是明悠。
“表哥你、”萧回眼都急红了!
皇帝却定棺道,“悠悠,你啊、你叫父皇说你什么好?”临安、子彦之滤,在日后;瓦剌之患,在眼前。
皇帝没犹豫的,选择了先解决近患,至于明悠人参娃娃的作用,他也没忘,所以他已心有决断!
用福泽的话,完全可使个美人计!
——皇帝心中迅速生成大计雏形!
他寻思着,此计若成!瓦剌将不足为患,甚至可兵不血刃!善哉。
“悠悠、临安留下,其他人,先下去吧。”皇帝摆摆手,一副不欲多说的样子。
萧回自然不肯!但萧贵妃是了解皇帝的人,她知道大势已成,心下遗憾的深看了明悠一眼,而后拽紧萧回,低声道:“不想真彻底失去悠悠,就跟姑母走!”
“姑母、”萧回眼泪都要掉下来了!
萧贵妃心底直摇头,“走吧。”
“我、”萧回不肯,但明悠回头看了他,“晚点再跟侯爷说,你先稳住内力,别白费了我求药的功夫。”
萧回:“……”
他忍了忍,好歹是忍住了不管不顾的脾气!
只因劝他的人,是他的心上人,然而——
他虽能勉强稳住内力,不让那邪毒直攻心肺,却无法阻止心中的狗崽子,宛若被淋了倾盆大雨,失魂落魄的离开。
萧贵妃心下不忍,却只能拉着孩子的手,在上了轿撵后,叹了一声,“子彦,听姑母一句,算了吧。”
“不可能!”萧回立即磨牙反驳,“侄儿就是死!也绝不可能算了!”
萧贵妃眸色复杂,“她是很清醒的人,你啊、还是太年轻了,你现在连情绪都稳不住,不算了,还能如何?”
萧回闻言,星眸里连倔强的怒光都散了,暗淡至极,看得萧贵妃于心不忍道,“不是你的问题,可能是你们不合适,你啊、得知道不是所有有情人,都能终成眷属的。”
“我不要知道!”萧回喑哑道,“我连狼居胥山都能闯得!为什么不能让自己有情人终成眷属?悠悠不用去和亲的!她、她是为了回报高妃娘娘的恩情,才那么说的!
姑母您自己生没生下过悠悠这样的女儿,难道您自个儿还不清楚?她就是、就是心太善!赵见月那么对她,她还以德报怨!”
萧贵妃直觉不止于此,但也不排除有这个原因,再想想昔日这孩子为了子彦,甚至敢于在完全不知辽东战况的前提下,去劫法场,倒显得她似乎小人之心了?